《沁园春 长沙》——教师资格国考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是一篇十分典型的教案,能够从很多课文的教案中找到他的影子,所以说学会这篇教案十分的有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品味词作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解意象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鉴赏意象,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革命豪情,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和 远大的理想抱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品味词作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了解意象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鉴赏意象,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播放短片《恰同学少年》。在湖南长沙第一师范校园中,毛泽东和一群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意气风发、热情奔放的年轻人,掷地有声地发出呼告: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铿锵的语言中传达出这群年轻人的凌云壮志。16年后,毛泽东再次来到长沙,站在了橘子洲头,面对万千景象,他是否豪情依旧,壮志依然?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 长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名家朗读,学生小声跟读。
2.学生再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请其他同学评价。
3.学生自由朗读后齐读。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A.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万山,层林,江水,舸,鹰,鱼
B.请用一个具有表现力的词来说说各个意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万山(红遍):红之广阔。
层林(尽染):红的深透。
漫江(碧透):江水溢满,清澈之极。
百舸(争流):千帆争发,充满生机。
鹰击(长空):矫健有力。
鱼翔(浅底):轻快自由。
万类(竞自由):昂扬奋进。
在学习和了解了关于《沁园春 长沙》——教师资格国考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的信息之后,希望同学们在课下能够多多的练习,将自己的综合能力提上去。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陕西教师资格证网 [ http://www.jszg.sn.cn/ ]文章归属栏目:
技术支持:深圳市广元创优网络有限公司 粤ICP备19080791号
本站为陕西教师资格证网站,所有报考信息以陕西省教育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Copyright © 2016-现在 陕西教师资格证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