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NTCE讯考"

小学教师资格证

如何理解《综合素质》中的学生观

整理编辑:陕西教师资格证网  发布时间:2017-11-12   浏览量:()

  许多考生对于综合素质中学生观的理解依然是停留在记忆“两独一发”的水平上,但是就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而言,新课改的学生观既是考试中的常规考点,也是作为写作这一项大题中需要合理表达的观点。借助这篇文章,我们将以材料分析题的方式去理解,关于考试,新课改的学生到底希望考生去表达什么。

  考察学生观的材料分析题内容上一般具有如下特点:通过教师同事间的日常闲谈,或者教师的心得体会或者对于文件的解读,来表达教师对学生的认识、观点或者是看法。

  问法:请结合请课改的相关理念,评价材料中教师的言论/观点。

  答题要求:言之有理,此处的言之有理不是考生们以为的扯的漂亮,更多指的是答题内容既有切实可依的道理,也有适当的符合材料的言之,这点要求在咱们的教资考试中同样适用。

  答题步骤一般分为提出观点-论证观点-落实观点三个部分。

  【提出观点】材料中教师对学生的言论,是对于学生不正确的认识,与我国目前正在实行新课改所提倡的学生观不相符合。(需要表达出哪里不符合新课改的某一条规定)

  【论证观点】

  新课改的学生观认为/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树立以下合理/正确的观点:

  (1)学生是独特的人;

  (2)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学生的独特的人。学生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与成人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理)材料中的教师对于学生有着什么样的看法,认为学生是千篇一律的,都是一样的,用同一种方法可以教育所有学生,是忽视学生独特性的体现(言之);

  (2)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并不依附于教师的意志而存在,每个都是独立的个体,是学习的主体。(理)材料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太过于专制,认为学生的发展必须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是对于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一学生观的理解误区(言之);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每个学生都具有巨大发展潜能,是个不断发展的个体,存在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理)材料中的教师在面对学生目前的表现,过分强调以学生目前的表现来进行价值判断,是违背了新课改关于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言行(言之);

  【落实观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学生个体的身心规律,组织教学,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和阶段来进行教育。(详细内容,视具体题目适当补充)。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理解《综合素质》中的学生观的相关内容解析了,如果您希望得到更多的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和考试方法,可以直接联系我们的老师,老师们会在第一时间给你最专业的解答,为顺利拿到教师资格证书提供保障。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陕西教师资格证网 [ http://www.jszg.sn.cn/ ]
文章归属栏目: 小学教师资格证
陕西教师资格证网声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教育局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952056566@qq.com
  • 扫码进群

    咨询教资报名条件,报名时间等

陕西教师资格证专题

技术支持:深圳市广元创优网络有限公司 粤ICP备19080791号

本站为陕西教师资格证网站,所有报考信息以陕西省教育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Copyright © 2016-现在 陕西教师资格证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