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NTCE讯考"

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测试

整理编辑:陕西教师资格证网  发布时间:2017-11-12   浏览量:()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发展性和(  )。

  A.可行性

  B.衔接性

  C.实践性

  D.普及性

  2、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

  A.自愿性

  B.强制性

  C.规范性

  D.随意性

  3、班会、晨会活动属于( )。

  A.日常性班级活动

  B.竞赛性班级活动

  C.工作性班级活动

  D.阶段性班级活动

  4、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

  A.布鲁纳

  B.苛勒

  C.奥苏伯尔

  D.加涅

  5、口渴会促使个体作出觅水的活动,这是动机的(  )。

  A.导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调节与维持的功能

  D.强化功能

  6、研究发现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关键期”,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顺序性

  7、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有人按字音归类识字,有人按偏旁结构归类识字,这属于(  )。

  A.复述策略

  B.理解一控制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8、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  )。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9、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

  A.1岁左右

  B.3岁左右

  C.6岁左右

  D.9岁左右

  10、 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建立,其作者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裴斯泰洛齐

  D.夸美纽斯

  11、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学校规范文化的综合。其中,学校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规范文化

  C.学校行为文化

  D.学校精神文化

  12、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

  A.作出分析

  B.作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作出决策

  13、“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个体差异性

  14、经典条件反射的创始人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华生

  15、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造精神为主的课外活动是(  )。

  A.学科活动

  B.文学艺术活动

  C.科技活动

  D.社会活动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陕西教师资格证网 [ http://www.jszg.sn.cn/ ]
文章归属栏目: 教育知识与能力
陕西教师资格证网声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教育局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952056566@qq.com
  • 扫码进群

    咨询教资报名条件,报名时间等

陕西教师资格证专题

技术支持:深圳市广元创优网络有限公司 粤ICP备19080791号

本站为陕西教师资格证网站,所有报考信息以陕西省教育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Copyright © 2016-现在 陕西教师资格证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