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NTCE讯考"

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密押卷二

整理编辑:陕西教师资格证网  发布时间:2017-11-12   浏览量:()

  201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密押卷由我们采集并整理,共计8套试题,每套试题包含15个选择题,5个简答题,2个材料分析题,每个题目均附有参考答案。所有题目及题型分配只用来进行知识点考核测试,考试具体的试卷结构及题型请参考历年真题。

201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密押卷一201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密押卷二
2016小学教育知识教学与能力考前密押卷三2016小学教育知识教学与能力考前密押卷四
201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密押卷五201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密押卷六
201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密押卷七201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密押卷八

2016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密押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答案】B。专家解析:身心发现的阶段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上。

  2.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的创立者是(  )。

  A.布鲁纳

  B.苛勒

  C.奥苏伯尔

  D.加涅

  【答案】B。专家解析:本题属于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

  3.当你在阅读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没有理解某个术语,这一过程属于(  )。

  A.元认知计划

  B.元认知监视

  C.元认知调节

  D.元认知体验

  【答案】B。

  4.首创全身松弛训练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艾里斯

  D.雅各布松

  【答案】D。专家解析:全身松弛训练法由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

  5.老师经常用发小红花、小卡片等方式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这种改变学生行为的方法是(  )。

  A.示范法

  B.系统脱敏法

  C.代币奖励法

  D.认知调适法

  【答案】C。

  6.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答案】C。专家解析: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7.根据研究的功能,可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  )。

  A.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B.发展性研究、应用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C.基础性研究、发展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D.评价性研究、基础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答案】A。专家解析:考查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以及对分类方法的理解,根据教育科学研究的功能,可以将教育科学研究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8.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影响个人,又通过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为(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和理

  D.目标管理

  【答案】B。

  9.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进行管理的目标属于(  )。

  A.常规管理目标

  B.非常规范管理目标

  C.日常管理目标

  D.生活管理目标

  【答案】A。

  10.小明期中考试不理想,父母答应如果期末考试能考好,就给他买电脑,于是小明刻苦地学习,期末考试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学习动机理论来看,这属于(  )。

  A.直接近景性动机

  B.直接远景性动机

  C.间接远景性动机

  D.间接近景性动机

  【答案】D。专家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具体考查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的区分。近景性动机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它又分为间接近景性动机与直接近景性动机。题干所述为父母意愿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属于间接近景性动机。

  11.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A.孔子

  B.许慎

  C.朱熹

  D.孟子

  【答案】D。

  1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  )

  A.全民性

  B.特色性

  C.义务性

  D.全面性

  【答案】B。专家解析:小学教育是一项规模宏大的教育奠基工程,除具有一般教育的特点外,还有它自身独具的基本特征,即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

  13.“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答案】A。专家解析:《学记》提出了与教学相关的辩证关系和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循序渐进。

  14.(  )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A.选择题

  B.是非题

  C.论述题

  D.填空题

  【答案】D。专家解析:是非题和选择题都有猜测的可能,而填空题猜测的可能性较低。

  15.用分数、成绩、数据等定量信息进行激励的方法是(  )。

  A.物质交流法

  B.评语激励法

  C.精神激励法

  D.信息激励法

  【答案】D。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陕西教师资格证网 [ http://www.jszg.sn.cn/ ]
文章归属栏目: 教育知识与能力
陕西教师资格证网声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教育局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952056566@qq.com
  • 扫码进群

    咨询教资报名条件,报名时间等

陕西教师资格证专题

技术支持:深圳市广元创优网络有限公司 粤ICP备19080791号

本站为陕西教师资格证网站,所有报考信息以陕西省教育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Copyright © 2016-现在 陕西教师资格证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