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NTCE讯考"

中学

中学语文说课教案:愚溪诗序​

整理编辑:陕西教师资格证网  发布时间:2017-11-12   浏览量:()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愚溪诗序》。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总结三个部分向各位老师说说我对本课的设想。

  一、 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两个班是文科普通班,学生总体上水平不高,但对于柳宗元的作品并不陌生,对《愚溪诗序》的字词理解没有太大问题。作为《八愚诗》的序 言,本文明写是“八愚”名称的由来、写作原由、暗中蕴涵的却是柳宗元不为统治者认。遭到排挤、打击的愤懑之情。对此,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必须补 充相关背景,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悟出作者的心声。

  二、教材分析

  《愚溪诗序》安排在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第三课。这一单元是继续学习中国古代散文,共有四篇文章,它们是《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愚溪诗 序》《赤壁赋》。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欣赏古代散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在熟悉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着重鉴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和遣词用字的妙 处。《愚溪诗序》作者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继承了屈原以来“不平则鸣”的创作传统,强调“文者以明道”。他的这篇文章忽而写景,忽而写情,忽而议 论,全文用自嘲的笔法凭27个愚字连缀成文,表达了孤愤抑郁的情怀,形成了寓情于景,托物起兴的艺术特色。就本文而言,它既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又有较强的 思想内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特色上,进而理解作者的心声。

  三、目标确立

  知识目标:理清文章线索,总体把握文章内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古代散文诵读、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领会作者对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重点:理解作者以“愚”自称的深刻含意 (“愚”字是课文的题眼,抓住了“愚”,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

  掌握夹叙夹议,寓情于景的写作特点(为了将读写更好地结合,积累写作方法)

  难点:注意作者如何正话反说的。(时代的原因,封建社会对人们思想的钳制)

  体会文中用典的深刻含意。(典故人物历时较久远,用在文中是为了衬托作者)

  课文语言较浅显,教学中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适当加以启发和点拨,安排一课时。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陕西教师资格证网 [ http://www.jszg.sn.cn/ ]
文章归属栏目: 中学
陕西教师资格证网声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教育局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952056566@qq.com
  • 扫码进群

    咨询教资报名条件,报名时间等

陕西教师资格证专题

技术支持:深圳市广元创优网络有限公司 粤ICP备19080791号

本站为陕西教师资格证网站,所有报考信息以陕西省教育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Copyright © 2016-现在 陕西教师资格证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