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关注"NTCE讯考"

综合素质

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冲刺考点二

整理编辑:陕西教师资格证网  发布时间:2017-11-12   浏览量:()

  “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这一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决定于其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获得的发展机会也不相同。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社会发展史的考察指出,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城市和农村的分离。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旧的社会生产分工和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是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人的片面发展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中发展到了极端的地步。

  3.机器大工业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与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首先,机器大工业生产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需要。其次,机器大工业生产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和条件。因为机器大工业生产创造了极高的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财富,缩短了劳动时间,使工人有物质条件、时间、精力去从事学习,发展自己。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

  机器大工业生产所提供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能充分地实现。只有消灭剥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全体劳动者提供物质的和精神的条件,才能使他们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人的活动特别是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类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性活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人类因劳动的异化而异化,因劳动的解放而解放,因劳动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的劳动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马克思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7.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主要指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各种素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个性即人的品质和风格,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体质能力、精神状态、心理倾向及行为特征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的不断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 陕西教师资格证网 [ http://www.jszg.sn.cn/ ]
文章归属栏目: 综合素质
陕西教师资格证网声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教育局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方式:邮件952056566@qq.com
  • 扫码进群

    咨询教资报名条件,报名时间等

陕西教师资格证专题

技术支持:深圳市广元创优网络有限公司 粤ICP备19080791号

本站为陕西教师资格证网站,所有报考信息以陕西省教育考试院(www.sneea.cn)为准。

Copyright © 2016-现在 陕西教师资格证 版权所有